新《測繪法》問答片段

什么是基礎測繪?我國對基礎測繪是如何管理的?
答:基礎測繪是在我國國土進行的具有基礎性和普遍適用性的測繪活動。測繪法第十五條對基礎測繪作了規定,即建立全國統一的測繪基準和測繪系統,進行基礎航空攝影,獲取基礎地理信息的遙感資料,測制和更新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圖、影像圖和數字化產品,建立、更新基礎地理信息系統。基礎測繪是公益性事業,即不以營利為目的,直接或者間接滿足社會公共需求的測繪活動。基礎測繪旨在向社會各類用戶提供權威的基礎地理信息服務,規模大、服務面廣,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性工作,因此其經費主要由政府財政支持。
基礎測繪包括全國基礎測繪和地方基礎測繪,根據測繪法第十五條的規定,我國對基礎測繪實行分級管理,主要分為以下幾個層級:
國務院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主要負責組織實施:建立全國統一的測繪基準和測繪系統,建立和更新國家基礎地理信息系統,組織實施國家基礎航空攝影,獲取國家基礎地理信息遙感資料,測制和更新全國1:100萬至1:25萬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圖、影像圖和數字化產品,國家急需的其他基礎測繪項目。
省級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實施:建立本行政區域內與國家測繪系統相統一的大地控制網和高程控制網,建立和更新地方基礎地理信息系統,組織實施地方基礎航空攝影,獲取地方基礎地理信息遙感資料,測制和更新本行政區域1:1萬至1:5000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圖、影像圖和數字化產品。
市、縣人民政府負責組織實施1:2000至1:500比例尺地圖、影像圖和數字化產品的測制和更新以及地方性法規、地方政府規章確定由其組織實施的基礎測繪項目。
責編制和組織實施?
答:根據測繪法第十六條的規定,基礎測繪規劃的編制和組織實施分為國家和地方兩個層面:
全國基礎測繪規劃由國務院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軍隊測繪部門組織編制,報國務院批準后組織實施。即全國基礎測繪規劃的編制由國務院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負責牽頭,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軍隊測繪部門共同參與,這些單位應當協商一致,共同擬訂全國基礎測繪規劃方案,報國務院批準。
地方基礎測繪規劃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會同本級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根據國家和上一級人民政府的基礎測繪規劃及本行政區域的實際情況組織編制,報本級人民政府批準后組織實施。根據《基礎測繪條例》的規定,基礎測繪規劃報送審批前,組織編制機關應當組織專家進行論證,并征求有關部門和單位的意見。其中,地方的基礎測繪規劃,涉及軍事禁區、軍事管理區等的,還應當征求軍事機關的意見。
軍事測繪規劃和海洋基礎測繪由誰負責編制和組織實施?
答:軍事測繪主要是為了滿足軍隊作戰、訓練、軍事工程建設等的需要而進行的測繪活動,其技術要求、保密管理制度等都與非軍事測繪活動存在很大差異。因此,測繪法第十七條規定,軍事測繪規劃由軍隊測繪部門負責編制并組織實施。
海洋基礎測繪是我國基礎測繪的重要組成部分,長期以來,我國海洋基礎測繪工作一直主要由軍隊承擔,形成了我國特有的海洋基礎測繪管理制度。因此,測繪法第十七條規定,海洋基礎測繪規劃由軍隊測繪部門按照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規定的職責分工負責編制并組織實施。
測繪實施方面有哪些職責?
答:根據測繪法第十八條的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有保證基礎測繪實施的職責,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經費方面,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基礎測繪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年度計劃,將基礎測繪工作所需經費列入本級政府預算。基礎測繪是公益性事業,需要大量資金投入,不能依靠市場機制自發調節。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基礎測繪工作所需經費列入本級政府預算,這樣既可以保證基礎測繪所需資金,又可以在政府層面對基礎測繪進行整體規劃,避免部門間重復測繪導致資金浪費。
計劃方面,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有編制本地基礎測繪年度計劃的義務。基礎測繪規劃提出的目標需要年度計劃分階段實施,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相關職能部門應當制定基礎測繪年度計劃,按照基礎測繪規劃提出的目標,對本地區本年度擬完成的基礎測繪工作提出要求。與基礎測繪規劃相對應,基礎測繪年度計劃也分為國家和地方兩個層面,國務院發展改革部門會同國務院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根據全國基礎測繪規劃編制全國基礎測繪年度計劃。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發展改革部門會同本級人民政府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基礎測繪規劃編制本行政區域的基礎測繪年度計劃。各級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可以根據測繪事業發展的需要,結合本地區發展實際,提出基礎測繪年度計劃建議,發展改革部門應當與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基礎測繪年度計劃的編制工作。
(摘自《新測繪法學習60問》)
更多相關
中海達RTK如何進行土方計算
使用中海達RTK可以幫助我們進行基本的土方計算,中海達RTK進行土方計算的一般流程如下:1.數據采集:-使用RTK設備(如無人機、手持終端等)在待測區域內進行精確的三維坐標測量,收集大量的地面點數...
首次利用無人機攝影測量揭示海冰表面精細結構
《遙感》封面:“極鷹III號”拍攝的海冰影像 參加中國第33次南極考察的科研人員進行冰面無人機作業。(張寶鋼攝) 海冰是全球氣候變化的敏感因子,但目前對于大范圍海冰表面形態的精細刻畫仍存在諸多困難...
RTK全面步入無基站輕松測繪時代,“一臺設備,一個賬號”坐享全國厘米級精度
從2014年至今,北斗地基增強系統已在全國部署了1000余個基站,連成的全國一張網,已經能為行業及普通客戶提供高精度定位服務。這是從獨立“建電站”,發展到“組建電網”提供的公共服務。 這是全...
國測地形一隊為引漢濟渭工程提供測繪保障服務紀實
引漢濟渭工程地跨黃河、長江兩大流域,橫越秦嶺屏障,由漢江向渭河調水,總調水規模達15億立方米,工程主要由黃金峽水利樞紐、秦嶺輸水隧洞和三河口水利樞紐三大部分組成。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第一地形測量隊充...
直擊“三調”:測繪員腳量青藏高原,“缺氧不缺精神”
因條件有限,在路上解決午餐的測繪隊員 今年年初,第三次國土調查測繪隊伍來到西藏進行作業、調查,這是一項深入了解國情國力的重大調查。 在“世界屋脊”西藏,“三調”的目標是全面掌握自治區總面積12...
徠卡TZ05全站儀拱壩弦長觀測,賦能水電大壩防洪
南方強降雨帶一直持續,中央氣象臺連續41天發布暴雨預警,為2007年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發布制度建立以來時間最長。長江中下游流域降雨量498.5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64.3%,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
7月1日起,2000國家大地坐標系全面啟用!
按照《國土資源部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關于加快使用2000國家大地坐標系的通知》(國土資發〔2017〕30號)要求,原國土資源部(現自然資源部)確定,2018年6月底前完成全系統各類國土資源空間數據...
新春路上的測繪現場
根據自然資源部北海局工作安排,大連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站在“旅順新港、長興島、鲅魚圈”水文站開展高程測量工作。春節前夕接到水準測量任務后,自然資源部第一大地測量隊精密工程測量中隊水準組的測繪隊員們,驅...











環球測繪微信